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category
tags
password
icon
以下内容收集偏向陕西北斗科技相关领域的内容
武汉大学概况
武汉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武汉大学溯源于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历经传承演变,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大学。1946年,学校已形成文、法、理、工、农、医6大学院并驾齐驱的办学格局。新中国成立后,武汉大学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958年,毛泽东主席亲临武大视察。1993年,武汉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祝贺。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大学在国内高校中率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整体实力明显上升。1999年,世界权威期刊《Science》杂志将武汉大学列为“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2000年,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揭开了学校改革发展的崭新一页。合校二十多年来,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2022年,学校在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57位,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中位列101-150位,国际教育研究机构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94位。
武汉大学环绕东湖水,坐拥珞珈山,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如画,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学校占地面积5195亩,建筑面积295万平方米。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26栋早期建筑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汉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明显,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3个学科门类。学校设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信息科学和医学六大学部34个学院以及3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有130个本科专业,5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4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1个“双一流”建设学科,5个一级学科、17个二级学科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6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武汉大学名师荟萃,英才云集。学校现有12位中国科学院院士、5位中国工程院院士、3位欧亚科学院院士、8位人文社科资深教授、15位国家级教学名师。
武汉大学科研实力雄厚,成就卓著。学校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2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建设单位、2个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共享平台、9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6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还拥有7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8个强基计划招生专业、11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10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定期公开出版31种专业刊物。
学校参与了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电东输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在南北极科学考察、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等科技攻关中不断取得新的突破,马协型、红莲型杂交稻、高频地波监测雷达、GPS全球卫星定位与导航、高性能混合动力电池等应用型科技成果不仅具有重大的科学理论价值,还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以上内容数据源截止2023年12月)
重点实验室
与北斗、测绘、地理信息、遥感等相关实验室已框选标出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于1989年成立,是我国测绘学科第一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004年,在国家科技部等部委召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20周年总结表彰大会上,实验室被授予先进集体称号,获“金牛奖”;在国家科技部组织的每五年一次评估中,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连续四次被评为“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主任为杨必胜教授,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为李德仁院士,学术委员会主任为龚健雅院士。实验室研究领域覆盖对地观测传感器与平台、航空航天摄影测量、遥感信息处理、空间信息系统与服务、3S集成与网络通信、导航定位与位置服务等。实验室现有中国科学院与工程院院士3人,并有国家杰青等各类高层次人才30余人,拥有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和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近5年,实验室牵头1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年均科研经费超过1.5亿元。实验室共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21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以上奖励80项,2013年实验室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际合作奖,2014年实验室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奖。
实验室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引领国际地球空间信息学术前沿,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形成了“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完整创新体系。实验室科技成果服务于我国国产遥感卫星高精度数据处理、天地图、应急响应等重大工程与应用,有力支撑了武汉大学测绘、遥感学科位居全球前列。实验室积极推进地球空间信息协同创新,科学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人才培养取得优异成绩,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取得更大成效,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实验室业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测绘遥感地理信息领域最具影响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成果转化基地之一。
2012年,由于在测绘遥感领域的卓越贡献,武汉大学获得由国际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大会颁发的地球空间信息基础研究与能力提升World Leadership奖。
珞珈人物
注意:点击人名可跳转至武汉大学官网信息,查看具体内容
李德仁-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李德仁,男,生于1939年12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学院通讯院士,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荣誉会员,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历任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中国图象图形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副理事长,亚洲GIS学会创会会长,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第Ⅲ委员会和第Ⅵ委员会主席。担任国家航天专家组成员,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高分辨对地观测系统”专家组副组长,教育部第六届科技委委员兼战略研究委员会委员。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均排名第一)。出版专著10 部,主编论文集8部;发表期刊论文470 篇,其中第一作者183 篇;发表会议论文270 篇,其中第一作者119 篇。
李德仁院士是国际著名地球空间信息专家。在地球空间信息学的理论创新、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为我国成为世界本领域三强之一做出了重大贡献。
80年代,主要从事测量误差理论与处理方法研究。首创从验后方差估计导出粗差定位的选权迭代法,被称为“李德仁方法”。提出包括误差可发现性和可区分性在内的基于两个多维备选假设的扩展的可靠性理论。该成果获1988年联邦德国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汉莎航空测量奖”。
90年代以来,提出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概念和理论体系。21世纪,提出广义和狭义空间信息网格的概念与理论。领导研制了吉奥之星GIS系列产品、方略视讯系列产品和立得3S移动测量系统等高科技产品。
进入21世纪,李德仁教授提出广义和狭义空间信息网格的概念与理论、地球空间信息聚焦服务理论与方法、可量测实景影像与可量测虚拟现实等理论,并积极推动地球空间信息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1939年生,江苏泰州人。1963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1985年获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博士学位。现任教育部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是我国高精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开创者之一。
龚健雅
龚健雅,男,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1957年出生,江西樟树人,中国共产党党员,2011年12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国家测绘局科技领军人才、国务院第六、七届学科评议组测绘学科组召集人,曾任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第六委员会主席,现任亚洲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秘书长,中国海外地理信息科学学会会长。
从事地理信息理论和几何遥感基础研究,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了面向对象地理信息系统模型与方法,成为当前主流技术,本世纪初系统地提出了空间信息共享与互操作理论与方法,研发出多源空间信息共享服务平台GeoSurf和网络三维信息共享集成平台GeoGlobe,成为我国军民各类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如天地图的基础软件。在摄影测量与遥感方面,他提出了遥感广义几何成像模型与精确处理方法,主持研发了我国遥感卫星地面处理系统,并大幅提高了国产遥感卫星影像自主定位精度。主持设计论证了我国第一颗民用立体测图卫星--资源三号,并主持研发了遥感数据地面处理系统,使该卫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并进一步推动了全球地理信息资源项目立项。
先后承担了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4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创新团队奖1项(排名第三)、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排名第三)、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2项排名第一、1项排名第二、1项排名第四)、省部级特等奖3项,一等奖7项、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Dolezal成就奖1项。出版专著和教材13部,发表论文500多篇,论著他引共20000多次。指导硕士研究生120多名,博士研究生70多名,其中合作指导的两名博士研究生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窦贤康
窦贤康,1966年1月生,安徽泗县人,198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1983年至1988年在中国科大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学习,1987年获学士学位,1988年获硕士学位;1989年至1993年在法国巴黎第七大学学习,获硕士、博士学位;1993年至1995年在法国国家科研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1995年起在中国科大任教,2000年晋升教授,历任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副主任兼党总支副书记,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兼党总支书记,校长助理兼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执行院长;2005年至2015年任中国科大副校长、党委常委;2015年至2016年任中国科大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2016年12月任武汉大学校长、党委常委,2017年4月任武汉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2004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作为团队负责人于2011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资助,2015年获得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支持,2016年入选“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7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中高层大气理论、观测与实验综合研究,多年来他坚持针对学科前沿问题,独立自主研制了系列激光雷达观测系统,车载测风激光雷达系统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国际上首次研制成功基于上转化技术的量子激光雷达,开创了一种激光雷达探测新体制;基于在观测设备上的开拓性工作,在中层顶区域大气动力学和光化学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系统性和创新性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7项,发表国际SCI论文110余篇。相关成果获得2017年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其主要学术成绩与贡献:一是推动激光雷达探测技术的发展,在国际上首次研制成功基于上转化技术的量子激光雷达,为中高层大气研究奠定坚实的观测基础;二是利用自主研发设备设计观测试验,揭示了中性大气与电离成分作用机制;三是在中高层大气对低层大气响应研究中,提出了若干大气波动影响中高层大气变化性的新机理,为中高层大气建模和精确预报奠定了基础。
团队2012年至2017年间在本领域国际顶级期刊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中高层大气”领域发表论文48篇,数量仅次于美国国家大气科学研究中心(NCAR),国际同类研究机构和大学中排名第二。他悉心指导培养学生,2009年获得教育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奖;积极推动空间物理学科的发展,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立了中高层大气研究团队,并作为中国科学院近地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带领该实验室在2014年五年一度的评比中被评为优秀实验室(优秀率为20%)。窦贤康在中高层大气理论、观测与实验相关领域的研究在国内是开拓性的,特别是将仪器研发、观测和理论研究相结合,在中高层大气动力学和光化学研究中做出了具有国际影响的创新性贡献。
围绕着中高层大气最难探测的风场要素,窦贤康率领团队展开技术攻关,解决了“千兆赫”瑞利宽谱的大气分子散射中“兆赫兹”多普勒频移量检测问题,以及影响测量精度的激光频漂等技术难题,在国内率先实现对流层以上高空风场的激光雷达探测。国际著名光学期刊Optics Express副主编Boreman评价该成果为“亚洲首次,结果令人瞩目”,德国布尼茨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Lübken团队评价为“中国科技大学的观测结果是目前国际上仅有的几个平流层大气风场测量之一”。
在良好的团队氛围影响下,2012年至2017年,窦贤康团队创造了一个“奇迹”:在本领域国际顶级期刊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中高层大气”领域发表论文48篇,数量仅次于美国国家大气科学研究中心(NCAR),在国际同类研究机构和大学中排名第二。
李建成
李建成,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至1993年就读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先后获学士(1987年)、硕士(1990年)和博士(1993年)学位,并先后在美国、芬兰、德国做访问学者。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专家,在地球重力场理论及其工程应用领域解决了多项难题,形成了自主创新的理论与技术体系。是我国大地水准面工程化应用的主要开拓者,完成了从米级到分米级、到厘米级、再到亚厘米级三次精度跨越,已规模化推广应用到100多个省市区域;实现了“GNSS+大地水准面”的现代高程测量三维一体化作业新模式;创新性地提出用大地水准面数值模型取代传统水准标石建立并维持国家现代高程基准;提出了灾区测绘基准快速重建方法;系统深入地研究了全球重力场模型、卫星重力及卫星测高技术。出版著作4部,发表论文120余篇。主持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
为改革传统做法、减少误差,建立准确的地球表面空间三维数字化模型,李建成及其团队创新性地提出用大地水准面数值模型取代传统水准标石,建立并维持国家现代高程基准
[来源于2013年珞珈人物]31岁破格晋升为教授,32岁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并入选测绘系统跨世纪学术带头人,33岁入选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34岁获第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5岁获湖北省首届五四青年奖章,其间多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6岁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我国测绘领域最年轻的院士
经过不懈探索,李建成等求出的全国大地水准面精度达到0.3米,满足了我国1:50000地形图测图的要求,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徐红星
徐红星院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也是武汉大学教授、武汉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他长期从事等离激元光子学、分子光谱和纳米光学的研究,在单分子表面增强光谱和纳米全光网络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和系统性的工作。在实验上首次发现金属纳米结构间隙的巨大电磁场增强效应,是在纳米尺度上对微弱光信号进行放大和操控以及超灵敏传感的基础。发表论文240余篇,被引用18000余次(web of science),单篇引用超过1000次的2篇,单篇引用超过100次的46篇,h因子66。
陈起金
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特聘副研究员陈起金博士
北斗惯导小车,我国北斗三号系统正式开通后,首次工程化应用于高铁轨道精测领域。与利用轨距尺进行测量或全站仪半自动测量等传统手段相比,“北斗惯导小车”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同时,作业效率提升了20倍以上,大幅度降低了测量成本和外业复杂度。
侯树洋
侯树洋,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2021级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
遥感经济制图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与政策资料,他发现传统经济维度的评估方法很难下沉到“村”级,传统的统计测量方法耗时耗力,无法适应政策快速调整的需要。为了提高对乡村经济发展状况评估的精度,他利用遥感和地理空间数据分析技术,交叉运用遥感、地信、经济等学科知识,提出村镇级别经济发展的评估方法,并以家乡河南洛阳为试点,完成了3093个村庄的发展状况评估;开发平台完成了连年的时序分析,准确率高于已有方法20个百分点,成果服务于洛阳市247万乡村人口。
张小红
利用先进的测绘技术,力求取得最精准的地面信息,再将其准确无误地‘告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形变监测/GNSS
张过
张过,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珞珈特聘教授,“资源三号”应用系统总师助理,“珞珈一号”01卫星工程总师,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武汉大学对地观测与导航技术创新团队”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主要从事光学、激光、雷达、视频卫星处理与应用等方面研究。
邵振峰
国家科技部公布2015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名单,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邵振峰教授入选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9岁入选该计划
【经历】
邵振峰是李德仁院士的第56位博士。1999年,邵振峰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在深圳市规划国土局参与项目开发,李德仁是验收专家组组长。他表达了想跟随李德仁求学的愿望,通过考试后,如愿成为李德仁的博士生,毕业后留在导师身边继续做科研。
【成果】
获授权发明专利17项,其中“多特征匹配”方面的学术论文获得了2014年美国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学术论文最高奖Talbert Abrams Award(塔尔伯特.艾布拉姆斯奖),并入选武汉大学珞珈青年学者、珞珈特聘教授、武汉市“晨光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杰青人才”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他人眼中的邵振峰,有个很鲜明的特征:执著。
在李德仁的大团队中,邵振峰始终围绕“城市遥感”,注重突破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和海绵城市的相关关键技术,先后参与了全国20多个城市的数字城市信息化系统建设,形成了经典的武汉模式和泰州模式,并出版学术专著《城市遥感》。
主持研发了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的系列软件,先后获得2012年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和湖北省十大科技成果转化奖、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6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在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智慧城市设计和建设方面,邵振峰团队牵头完成了天津市中心城区文化商务核心区智慧城市总体设计,并以《建设规划指引》方式,指导该市的智慧城市建设,对全国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先后接待了上百个城市的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者前来交流。
武汉大学与陕西北斗科技合作契机浅谈
这次武汉之行,陕西北斗科技与郭春喜主任同行,将前往武汉大学相关领域重要人物进行合作洽谈,陕西北斗科技是否与武汉大学有合作的契机,经刘总提点,我详细浏览了武汉大学官网-珞珈人物相关的内容。领略了武汉大学在地理信息、遥感、卫星、测绘等领域的前沿发展和人物经历历程。
结合陕西北斗科技现状,也有一些自己的拙见:
- 航天科普基地。我公司与政府部门已达成共识,在高新区将建设航天科普基地,在这方面领域,我公司是否与武汉大学有合作契机,武汉大学有前沿科技,有卫星、地理信息、定位等领域的前沿科技,我公司是否可邀请武汉大学提供相关支持与合作?
- 产学研合作。武汉大学作为院校,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及科研群体,但院校在某些研究项目上落地比较困难。
- 联盟机制,根据以下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方式,我个人建议可以选用较为适合陕西北斗科技的合作方式:战略联盟模式。据调查武汉大学由龚健雅院士担任院长的智能遥感开源生态联盟,该联盟的加入将对我公司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依托于此联盟接触一些大的企业,共同发展遥感领域的应用。
参考资料
产学研的十种机制
点击展开《智能遥感开源生态联盟成立,龚健雅院士担任理事长》相关新闻内容
智能遥感开源生态联盟成立,龚健雅院士担任理事长
新闻网讯(通讯员胡翔云)12月18日,国家科技部在武汉组织召开“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工作推进座谈会”和以“智能引领 创新未来”为主题的2021东湖国际人工智能高峰论坛,会上宣布智能遥感开源生态联盟正式成立。
智能遥感开源生态联盟在中国遥感应用协会指导下成立,是全球头部遥感高校与遥感龙头企业强强联合的产业联盟,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龚健雅担任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焦李成、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张兵担任顾问,航天宏图、二十一世纪空间技术应用、北京飞渡网络科技、北京超图软件等多个智能遥感领域的领先企业加入。
据悉,智能遥感开源生态联盟是在自愿、平等、互利、合作的基础上,由国内智能遥感产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社团组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自愿结成的跨行业、开放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该联盟成立的目的是为政府、用户、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之间搭建一个高质量的交流平台。借助于各方资源的有效整合,通过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产业服务平台,在智能遥感产业领域促进相关主体之间的交流和深度合作,促进供需对接和知识共享,形成优势互补,对于推进我国遥感技术进步,提升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建设性的意义。
目前,武汉大学正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大规模遥感影像样本库构建及开源遥感深度网络框架模型研究”,负责人为遥感信息工程学院胡翔云教授。该项目研发全球首个开源的遥感影像智能解译机器学习专用框架LuoJiaNET,并构建业界最大的遥感影像样本库LuoJiaSET,其系列成果将为遥感智能解译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成果的验证奠定技术基础,为智能遥感开源生态联盟提供技术、平台及应用支撑。
(供图: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编辑:付晓歌)
以上为个人的一些拙见,不一定有价值,希望可以得批评建议。
- 作者:沐竹雨
- 链接:https://muzhuyu.cn/article/whdx
- 声明:本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