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category
tags
password
icon
榆林地名故事——榆阳
榆阳区地处陕西省北部,榆林市中部,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接壤地带,明长城由东北向西南穿境而过。因榆林城东北水掌沟有一股清泉,名榆阳泉,其泉水流经形成的河即榆阳河,榆阳河绕榆林城南,故榆林城历代雅称榆阳。又因榆林城雄踞驼峰山,也称驼城。也有榆林地处沙漠地带,城置其中,又似一匹行进中的骆驼而称“驼城”的说法。传明武宗朱厚照见榆林城依山临水,龙腾虎踞,气势非凡,街道两侧楼阁相望,衙署相连,大有紫禁城的气派,遂有“榆林真乃小北京也”之语。榆林自古为边关要塞、军事重镇,具有悠久的历史。秦汉时为榆溪塞,隋唐时为榆林关。明代榆林塞扩建为榆林堡、城,被称为“榆阳镇”,为延绥镇(也称榆林镇)治所,是长城九边重镇之一。全区总面积7053平方公里,以明长城为界,沿北主要为风沙草滩区,;沿南主要为黄土丘陵沟壑区。
榆林古城具有600多年历史,城有五门,北为“广榆门”,东为“振武门”,大西门为“宣威门”,小西门为“斩东门”,南门为“镇远门”。各城门顶上均建有两层高城门楼,但今除南门尚存外,其它诸门及全部城楼皆毁。现南、东西座砖拱城门及瓮城尚存,南门及瓮城现为镇远饭店所占。城南榆阵桥东山,有明万历年间所建的一座十三层砖塔,名“凌霄塔”。1949年6月底至今城区设榆林市,属榆林分区;1988年9月撤榆林县,设县级榆林市。2000年6月撤县级榆林市,设榆阳区。榆林撤地设市,隶属榆林市。
榆林古城于198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区境内文物遗址星罗棋布,自然风光美不胜收,跨区域文化交融源远流长。境内被称为“榆林八景”之一的“龙穴藏珍”黑龙潭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文物遗址有红石峡、镇北台、青云寺和素有“南塔北台(南塔指凌霄塔,北台指镇北台)中古城,“六楼(由北向南依次为:鼓楼、凯歌楼、钟楼、星明楼、万佛楼、文昌阁)骑街”天下名之美誉的“榆林卫城”等。“榆林卫城”等6处古代遗址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云寺观、走马梁汉墓群和古龟兹城遗址等4处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史 | 这些榆林地名的故事,你听过吗
榆林市榆阳区的核心部分是榆林古城,始建于明朝正统二年,是一座周长不过2公里的堡城;成化六年设卫,榆林堡城升格为周长约4公里的卫城;成化九年,延绥镇的镇治从绥德卫城迁到榆林卫城,榆林卫城再次升格为榆林镇城,到弘治八年定型,历经数次拓展。
在榆林未建城之前,也就是洪武元年(1368年)到正统二年(1437年)的70年间,这个地方是由谁来管辖的呢?在行政上,其东北的部分区域分别由葭州与隶属于葭州的神木县管辖,其东南的部分区域由隶属于绥德州的米脂县管辖。在军事上则由绥德卫管辖。万历版与康熙版《延绥镇志》在“榆林卫”条目下都有同样的记载:“洪武初定陕西,分绥德卫千户刘宠屯治。”屯就是屯驻,一边开垦田地,放牧牛羊,一边驻军备战。治就是治理、管辖,有许多流放的囚犯与迁徙的流民需要安置、监管。有许多地名就是这一时期形成的,它们讲述历史也涵盖这片的过往变迁。比如古塔镇的杭庄,就是浙江杭州的难民迁徙到此,以“杭”为姓定居下来的村子,随着人口的增加,又分出一个东杭庄。最典型的地名,要数刘千河与桐条沟了,明朝时,这两个地方属于榆林镇城的东南乡。
从刘千户到刘千河
明朝初年,实行卫所制的军事制度,每一个卫设5个所,即前所、后所、左所、右所和中所,其中一个所负责战备值勤,称守御千户所。刘宠就是绥德卫守御千户所的千户,为正五品武官,人称刘千户。刘千户屯驻的地方,就是今天榆阳区青云镇刘千河办事处所辖的区域。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派遣大将军汤和、傅友德驻守延安卫和绥德卫,此时的延绥镇并无战事,因为在河套的北边还有东胜卫,那里有重兵驻守,为河套之屏障。刘宠屯驻刘千河的时间应该在洪武九年之后。刘宠当年屯兵的地方有一条无名的小河,常年流水。此河发源于麻黄梁镇旧堡(指成化年间延绥巡抚卢祥所置的常乐堡)村境内,经刘千河、古塔两个乡镇,流至榆阳镇三岔湾村,与青阳沟水汇合,注入榆溪河,长约28公里。刘宠和他的士兵在这条河的两岸开垦土地,放牧牛羊,饮养战马。刘宠离开以后,当地兵民十分怀念,就给这条河取了一个特别的名字,叫刘千户河。“河”在榆林方言中不读he,而读huo,时间长了,“户”与“河”就读成了一个音,因为是一条河的名字,就省略了户字,演变为今天的刘千河。附近还有一个村子名叫刘千河村,也是这么来的。当时的延安卫把都河堡附近也有一个以千户命名的地方,叫张千户寨,算得上时兴名字了。
从刘指挥河到南门河
关于“刘指挥河”,《万历延绥镇志》上说:“源出镇之东北十里水掌儿,西注,抵兰家桥,合榆溪。”《康熙延绥镇志》中说:“又溪之东北十里,得水掌儿,有黑龙庙,兰家桥水注之,是为刘指挥河也。”意思是说,发源于延绥镇城东北水掌儿,向西流至兰家桥的这一段河,称为刘指挥河,在兰家桥汇入榆溪河。《道光榆林府志》在“榆林县水”中也记载了刘指挥河:“《县册》:在榆林县南。《镇志》源出镇东北水掌儿,西南流抵兰家桥,入西河。”榆林城建成以后,榆溪河流经城西的一段被称为“西河”,从水掌儿到兰家桥的一段,正好流经城南,故又称南门河。南门河的前身就是刘指挥河。那么,这个刘指挥又是谁呢?我们已经知道刘宠是绥德卫守御千户所的千户,也就是军事主官。这个千户所隶属于绥德卫,因此它的上级机关就是绥德卫指挥使司,而绥德卫指挥使司又隶属于陕西都指挥使司。绥德卫指挥使司的主官是卫指挥使,简称指挥使,为正四品武官,下设指挥同知一至二人,为从四品武官,另设指挥佥事至少五人,为正五品武官。刘宠的官衔最低为佥事,因此又称他为刘指挥,是他率领军士疏通了“南门河”,所以就以他的官衔来命名这条河。而实际上,刘宠还率领他的部下兴修了著名的水利工程,那就是“南渠”。由于从水掌儿流出的水,河床较高,刘宠就指挥军士们筑了一条水坝蓄水,这座水坝史称“大坝”,直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里还是榆林人夏季游泳的好去处。刘宠他们还沿着南门河南岸开挖了一条水渠,将大坝的水引到兰家桥头,灌溉良田。《康熙延绥镇志》在“水利”中明确记载:“镇城之南为南渠,刘指挥河水溉之。”这条南渠,要比余子俊在成化年间开通的西渠早90多年。
从刘家堡到刘官寨
《万历延绥镇志》在“延绥镇图说”里清楚地标明一个名叫“刘家堡”的城堡,位置就在延绥镇镇城之南,归德堡之北;在归德堡之南是“米家寨”,就是后来的米家园子。刘家堡位于榆溪河东岸,是千户刘宠屯治时期的一个前哨阵地。此时还没有榆林城,在东山寿宁寺旁边半山腰处,有一股“涵珠凝玉,清漪可人”的泉水涌出,此泉后来称龙王泉,再后来称普惠泉。此地距离刘家堡约15公里,也在榆溪河东岸,依山傍水,千户刘宠派人驻扎,作为另一处前哨阵地。由于泉水周围榆树成林,故取名榆林庄。刘千河、刘家堡与榆林庄的距离大致相同,都是15公里左右,构成了一个立体的防御体系,进可攻,退可守,刘宠的军事才能由此可见一斑。《万历延绥镇志》在“水利”篇中记载了当时的许多水利工程,排在第一位的就是余子俊在成化年间开凿的红石峡渠(西渠),排在第二位的就是刘宠在洪武年间开凿的南渠,排在第六位的就是刘官寨儿水:“弘治中濬,溉夹寨园田、稻地。”《康熙延绥镇志》也有同样的记载。这个水利工程建于弘治年间,用以灌溉刘官寨儿周围的园田和稻地。那么,刘官寨与刘家堡是什么关系呢?民国《榆林县志》上说:刘官寨在榆林县南三十里。《榆林府志》上说:刘官寨在榆林县南二十里。再看《康熙延绥镇志》:“三岔川田在镇城南二十里,骟马沟水之所溉也,又其南十里为夹寨园田,刘官寨儿水溉也。”可见刘官寨距离榆林城15公里是准确的。刘官寨再往南十里就是归德堡,这个位置正好与《万历延绥镇志》“图说”里标明的刘家堡的位置吻合,因此,这个刘官寨就是刘家堡,之所以改名为官寨,有几种可能:一是刘姓官员的出生或建功立业之地;二是夹寨的园田为官地,就是官方所有的土地,租给农户耕种,收入归官方;三是刘官寨儿水利工程为官方开凿。比如榆林城西二十里的一个海子,名字就叫杨官海。《榆阳文库》“地名卷”在“刘官寨”条目中说:清同治年间(1862—1874)延榆绥总兵刘厚基在此建寨驻守,后逐渐迁户建村。因刘为官清正,兴利一方,即以其姓氏及寨子取村名为“刘官寨”。实际上,刘官寨的名字在明朝万历年间就有了。时至今日,由于交通条件的巨大变化,刘官寨距离榆林城区只有8公里了。
从屯田沟到桐条沟
2011年11月,榆阳区的董家湾乡与桐条沟乡合并组建鱼河峁镇,辖包括鱼河峁、董家湾、桐条沟在内的41个村民委员会,96个自然村。此前,桐条沟还是榆阳区的一个乡,在清末和民国初为榆林县极南乡清泉地方。民国二十七年(1938)改保甲制时,为第四区毗芦乡辖地。1946年解放后,是镇川县清泉区属乡,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以驻地村命名为桐条沟公社,1984年改制为桐条沟乡。《榆阳文库》对“桐条沟(村)”的注释:是桐条沟乡和村委会驻地。明万历年间(1573—1620)在此依山临沟处建村,因此沟广植水桐树,以此得村名桐条沟。查《康熙延绥镇志》在“物产”的“右木属”里,不见“水桐”的影踪,也就是说,在康熙十二年(1673年)之前,榆林还没有种植水桐树的实证。直到道光年间的《榆林府志》和《榆林县志》才有了水桐的记载。由此可见,明朝万历年间“广植水桐树,以此得村名桐条沟”的说法不能成立。2018年1月,榆林市佛教协会的窦昌贵先生与榆阳区政协的同志深入榆阳区农村考查旧碑石的时候,在桐条沟庙儿梁村重修的龙王庙里,发现了一口铸造于明朝万历年间的铁钟,这口铁钟上的铭文为我们揭开了桐条沟的秘密。原来,距离今天鱼河峁镇驻地东12公里处的庙儿梁是朱庄村的一个自然村,因其山梁上建有一座小庙而得名。这座小庙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名叫“龙天庙”。龙天庙造钟功德主名叫王崇德,造钟时间是万历十九年(1591年)三月吉日。金火匠人是高偏男、高正选、高正廷。为造钟做出贡献的还有信徒李国、任峰、任南宰、任汝明、任汝厚、贺尚友、程龙、高二朝、高三朝等。这个王崇德是个什么人呢?钟铭文上说得清清楚楚:大明国陕西都司绥德卫前所人氏今见在鱼河堡地方屯田沟庙儿梁地名寄庄居住。意思是说,王崇德是明朝陕西都指挥使司所属绥德卫前所人,现在居住的地方是鱼河堡地方屯田沟庙儿梁地名寄庄。文中的“屯田沟”就是今天的桐条沟,文中的庙儿梁就是今天的朱庄庙梁自然村。关键词“寄庄”又是什么意思呢?古时候,一个人在外地购买土地建立的临时居住地就叫寄庄,庄主把买来的土地出租,靠收租金发家致富,因此又称庄主为坐庄。王崇德就是寄庄的庄主,相当于今天农村土地流转的承包人,他还要雇工从事农副业生产,因此又称业主。屯田沟有水田可以耕种,有山地可以开垦,人口依山而居,在农耕时代,不失为一处环境优美、宜耕宜牧宜居的好地方。
走进边塞古城榆林 探寻陕北长城故事
说起陕西榆林,就不得不提到长城,因为这里曾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碰撞交融之地,既是军事重镇又是交往枢纽,多民族在此交融,而长城就是民族交融的见证。日前,记者跟随由中国旅游报社、榆林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主办的2024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交流活动媒体团一行走进“九边重镇”之一榆林,实地探访这座边塞古城。
农耕与游牧碰撞交融
5月底,媒体团一行乘火车前往榆林,“北京—燕山—阴山—黄河—毛乌素—陕北”,一路走来,沿途自然风光迥异,依稀可以感受到曾经农耕文明区和游牧文明区的鲜明区别。
阴山南侧的平坦大地,有黄河在此经过,水草肥美,曾经是游牧民族的重要栖息地,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而从阴山南侧一直往南,跨过黄河“几”字弯,就到了陕北,这里是黄土高原的北缘、关中平原的北部门户。
陕北有无定河、延河、洛河、榆溪河等河流,既适宜农耕也适宜放牧。历史上,游牧民族逐水草南迁,在这里与农耕民族相遇。双方时而争战、时而和平,经过时间积淀,多民族在此走向融合。
时至今日,在榆林,依然可以看到民族融合的痕迹。例如,榆林人喜欢吃炖羊肉、羊杂碎等,保留了一些少数民族饮食习惯;匈奴的“呼衍”转化为“呼”姓,鲜卑族的“拓跋”转化为“拓”姓,流传至今;榆林婚丧嫁娶习俗中也保留着不少游牧民族的习俗;榆林方言中的“赫里倒阵”“赫连城家”,也与匈奴王赫连勃勃及其在榆林建造的统万城直接相关。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总协调人兼长城组协调人韩子勇说,长城所承载的历史印证了“多元一体”。可以说,榆林的民族融合历史便是“多元一体”的一个生动体现。
“墙”与“门”相得益彰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榆林成为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碰撞交融的地方,而长城在其中发挥了“调控”作用,双方对立时,长城发挥“墙”的作用,让双方相安无事;双方关系融洽时,长城发挥“门”的作用,让双方交流互动。
长城既是“墙”也是“门”,这种双重功能在榆林的最典型体现就是镇北台、款贡城以及易马城。
镇北台位于榆林古城中轴线北端,是榆林古城“北台南塔”格局的北端地标。它四层叠起,总高30余米,登上高台可以俯瞰长城内外,向北可以看到一望无际的塞北大地——被绿色覆盖的毛乌素;向南可以看到沿着榆溪河而建、街巷纵横交错的榆林城。
镇北台建于明万历年间,北瞰河套,南蔽三秦,被称为“万里长城第一台”。数百年来,镇北台与其所依托的长城一起承担着800多公里的边防重任,肩负着“化干戈为玉帛”的使命,为民族交往提供了平台。
款贡城,俗称“官市”,是明朝“隆庆议和”的产物,也是民族融合的见证者;易马城,俗称“买卖城”,是明朝嘉靖初年与蒙古鞑靼议和后在长城线上设立的11处互市场所之一。
“榆林市长城资源丰富,占陕西省长城资源总量的约81%,类型包括墙体、单体建筑、关堡及相关遗存。”榆林市文化和旅游局长城保护利用科副科长窦新宇说,根据此前的全国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榆林境内保存下来的长城有战国秦长城、隋长城和明长城,总长约1500公里。
古城与长城相伴相守
榆林是拱卫关中的战略要地,自先秦起,榆林就开始修长城、建关隘,聚集戍边军民;游牧民族也曾多次由这里南下关中,匈奴王赫连勃勃曾在榆林建立政权、建造统万城。尽管战争时有发生,但是民族融合持续不断。在长城脚下,一座充满边塞风情的榆林城逐步发展壮大。
“秦汉时期,随着王朝疆域的拓展,秦直道和长城的修筑,陕北地区驻军数量增加,大量居民迁入,榆林地区迎来一段较长的发展期。”窦新宇说,到明朝时,长城的修筑直接促进了榆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发展,以“三十六营堡”为核心的长城防御体系建立,也使得榆林地区城镇体系开始走向成熟。
榆林古城的建筑布局可以概括为“南塔北台、六楼骑街”,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分布着凌霄塔、文昌阁、万佛楼、新明楼、钟楼、凯歌楼、鼓楼和镇北台。历史上曾有大量官员、文人墨客到此处理军政要务、欣赏边塞风情,在红石峡留下了“大漠金汤”“雄镇三秦”“威震九边”等大量珍贵石刻。如今,榆林古城、红石峡均为知名旅游目的地,每年吸引着大批市民游客前来休闲游玩,体验边塞风情。
长城不仅见证和促进了榆林城的成长壮大,也见证了“人定胜天”的奇迹。其中的典型代表便是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其前身是“长城姑娘治沙连”,最初由54名平均年龄只有18岁的姑娘组建而成,与当地群众一道在荒滩大漠上建起沙海绿洲。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当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基地如今已成为4A级旅游景区,向市民游客生动讲述“长城姑娘治沙连”故事。
保护与传承功在千秋
长城是榆林的文脉所在,是榆林发展的守护者、见证者。近年来,榆林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实施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榆林段建设。
近年来,榆林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长城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长城保护行动方案》等文件,长城所在县市区也制定了长城保护管理办法。2019年,在机构改革中,榆林市文化和旅游局增设长城保护利用科,组建了榆林市长城保护中心。
榆林市长城保护中心主任姬翔月介绍,榆林市建立长城保护长效工作机制,长城沿线县市区每个月至少巡查1次、每个乡镇设立1个长城工作站、每10公里至少聘请1名长城保护员。榆林还设立长城保护工作站,全市存有长城遗址的乡镇等建立了68个长城保护工作站。2022年,榆林建成了长城巡查与监管平台。
“榆林还将建设长城资源监控系统平台。”窦新宇说,目前平台方案已初步设计完成,计划与铁塔公司合作,利用长城沿线现有铁塔资源设置113个点位,挂载摄像头进行监控。
据了解,目前,榆林市镇靖堡至龙洲堡段长城保护修缮项目、镇北台长城文旅融合区、榆林市红石峡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项目(一期工程)、龙洲堡至镇靖堡明长城风景道和盐场堡长城遗址公园等5个项目已被列为国家重点项目。
“长城守护了榆林两千多年,是我们的文化根脉,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把长城保护好是我们共同的责任。”窦新宇说。
- 作者:沐竹雨
- 链接:https://muzhuyu.cn/article/ylrwgs
- 声明:本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